《傅雷家书》可以退出教材,但这些名句请留在心中
《傅雷家书》可以退出教材,但这些名句请留在心中
1.
下个学期,初中八年级的同学领到新的课本,会发现其中推荐的名著《傅雷家书》,已被《经典常谈》代替。《傅雷家书》,这本曾经的必读书,终于推出了中学教材。
确实,《傅雷家书》并不受年轻人欢迎,在爱好口味胜过营养的年青人看来,《傅雷家书》就像一碗没加糖的芝麻糊,即便营养丰富,但是口感不佳。
在这样一个靠标题才能吸引眼球的新阅读时代,这些家书注定不会像咪蒙的《致贱人》那样成为“爆文”,阅读量不可能达到“100万+”。
2.
可是这些家书又是如此的重要,以至于评论家毕飞宇说:
所有的父亲都要读《傅雷家书》,
所有的母亲也要读《傅雷家书》,
所有的儿子更要读《傅雷家书》,
只有做女儿的可以不读——在你成为母亲之前。
我甚至觉得,《傅雷家书》退出教材,却恰恰给了这本书新的生命。以前阅读它是任务,以后阅读它则是学习,是享受。
我就曾把《傅雷家书》摆在床头,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,然后分门别类作了摘录,今天把感受与摘录写出来,供大家参考。如果你不想作傅雷研究专家,读完这则清单,也就算读了《傅雷家书》,虽然傅雷先生为人刻板,但应该也会原谅我们的。
3.
怎么阅读《傅雷家书》呢?毕飞宇先生说:
《傅雷家书》当然是家书,可是,在我的眼里,它首先是一本小说,主人公有一共四个,傅雷,朱梅馥,傅聪,傅敏。
我觉得,用这种角度读《傅雷家书》,会更深入一些,阅读的阻力也会小一些。
主人公傅雷,是怎样一位文人啊!他是最出色的翻译家,没有之一。他翻译的《约翰▪克里斯多夫》令翻译家们感叹:“再也没人能译出这样的文章了。”他通晓音乐和美术,他的《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》,是国内被阅读最广的美术史著作。他为人刻板,一丝不苟,家里的暖瓶把手都要朝右摆放;他性情刚烈,是骨头最硬的文人……
而作为父亲,他又对孩子“有宗教一般再造的激情与布道的耐心”,说实话,我对傅雷十分尊敬,却不想也不敢成为他的儿子。
4.
于是,我对第二位主人公傅聪,同样充满敬意。再说几句找骂的话:
傅聪是幸运的,他出了国,离开了父亲,父子之间用家书的形式实现了交流。
如果父子二人生活在一起,在那位比青春期的自己还要执拗、狂暴的父亲管教下,傅聪会怎么样呢?
也许会与父亲针锋相对,也许会被压制得服服帖帖(可参考第三位主人公傅敏的经历);当然,也许会更加出色……
不善当面交流的傅雷,用家书完成了他对傅聪的教育,让我们也能从这些家书中汲取营养。
5.
好了,做了这么多铺垫,我该与大家交流自己喜欢的那些内容了。
傅雷最严厉的一句话,我曾读给自己逆反期的儿子听过。
有段时间,傅聪也有点逆反,迟迟不回信,拒绝与父亲交流,傅雷这样批评儿子:
你过去承认我“在高山上看事情”,也许我是近视眼,看出来的形势都不准确。但至少你得用你不近视的眼睛,来检查我看到的是否不准确。目前,第一不要给我们一个闷葫芦!
对别人同情之前,对父母先同情一下吧!
有句俗话说,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”,可是,孩子并不在乎吃不吃亏,他们就是不愿听父母的管教。傅雷告诉儿子,即使逆反,也应有点理性,想想父母说得是否正确,同时,任何情况下,都不能拒绝与父母交流。
另外,有些人都会对别人友好,却容易对亲人发脾气,读了最后一句话,我再也不对父母那样了。
6.
傅雷自己不擅长待人接物,他似乎也没把这个当做自己的缺点。可是,就像恃才傲物的嵇康,在离世前却告诫儿子要小心翼翼做人一样,傅雷也这样告诫傅聪:
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,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。
待朋友不能马虎。生性并非“薄情”的人,在行动上做得跟“薄情”一样,是最冤枉的,犯不着的。
你记住一句话: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“忘恩负义”的印象。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,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东西,并不一定是“忘恩负义”;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;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。
所有的父亲,在儿子的幸福面前,都可能向现实低头,这就是父亲的大爱。
7.
当儿子取得成绩、沾沾自喜时,傅雷这样教诲:
多少迂回的路,多少痛苦,多少失意,多少挫折,换来你今日的成功!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,想着过去的艰难,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,不至于失掉信心!
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,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,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。
当儿子不知如何规划时间时,傅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,这样言传身教:
你该记得我的生活习惯吧?早上一起来,洗脸、吃点心、穿衣服,没有一件事不是用最快的速度赶着做的;而平日工作的时间,尽量不接见客人,不出门;万一有了杂务打岔,就在晚上或星期日休息时间弥补错失的工作。
当孩子独居国外,遇到困难不知如何处理时,傅雷这样建议:
发生什么疑难或苦闷,随时向一二个正直而有经验的中老年人讨教,深思熟虑,然后决定,切勿单凭一时冲动。
当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时,傅雷这样教孩子学习:
会学的人举一反三,少加点拨,即能跃进;不会学的不用说闻一以知十,连闻一以知一都不容易办到,甚至还要缠夹,误入歧途,临了还抱怨老师指引错了。
当孩子不知如何读书时,傅雷给出这样的建议:
阅读也不宜老拣轻松的东西,当作消遣,应当每年选定一两部名著,用功细读。
8.
在傅聪出国之前,傅雷曾对他严加管教,想用“辱骂”和“拳头”让傅聪在压力和恐惧下进步。后来,傅雷对此极为悔恨,家书中这些表达悔意的句子令人动容:
孩子,我虐待了你,我永远对不起你,我补赎不了这种罪过!
真的,巴尔扎克说得好:有些罪过只能补赎,不能洗刷!
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,是我不懂得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。幸亏你得天独厚,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,因而减少了我的一部分罪过。可是结果是一回事,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。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,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。
孩子!孩子!孩子!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与热爱呢!
可以想见,如果不是父子分别,天各一方,执拗的傅雷是不可能对儿子说这些话的。
当儿子表现出对父亲的爱之后,傅雷更是喜不自禁:
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,儿子变成了朋友,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?孩子,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,恐怕不比你从我这里得到的少,尤其是近三年来,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。
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,学到了说话的技巧,学到了把感情升华!
原来,即使是最亲最亲的父子之间、母女之间,也需要把爱说出口。
9.
家书中还有很多充满正能量的句子,强过那些心灵鸡汤不知多少倍:
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。
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,只求竭尽所能,无愧于心。
太阳太强烈,会把五谷晒焦;雨水太猛,也会淹死庄稼。
多思考人生问题、宇宙问题。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。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。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,工作反而会顺利。
人寿有限,精力也有限,要从长远着眼,马拉松才会跑得好。
中国哲学的思想,佛教的思想,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,而不是让感情控制。
永远保持赤子之心,到老你也不会落伍。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!
孩子,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,和颜悦色、一腔热血的友情,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。
经历一次磨折,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。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,这样才不冤枉。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,只要吸取教训,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。
10.
谈起艺术,傅雷更有独特的视角,很多读者会把这部分略过去不看,不少内容我也看不懂,但还是摘录了以下语句:
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,莫过于欣赏艺术……
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。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,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……艺术是目的,技巧是手段。老是注意手段的人,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。
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,老在人堆里。会缺少反省的机会;思想、感觉、感情,也不能好好地整理、归纳。
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,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,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。
艺术家最需要的,除了理智以外,还有一个“爱”字。
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。
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,使他们如醉如痴,哭笑无常。而你自己屹如泰山,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。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,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。
11.
对了,该说说傅敏了。很多读者感到奇怪,为什么家书多是写给傅聪的,而很少有写给傅敏的,是傅雷不喜欢小儿子吗?
当然不是。手心手背都是肉,傅雷怎么会不喜欢小儿子呢?
据说,傅雷因经济原因,无法供两个孩子学习音乐,只能牺牲傅敏,他对傅敏一定很歉疚的。傅雷与傅敏的通信,因为当时的社会局势,许多都被烧掉了。仅留下的几封,谈的是最美的“爱情”主题。
那时候,傅敏谈恋爱了。刻板的傅雷竟能教小儿子如何选择对象,如何谈恋爱。读到下面两段话,心里感觉甜甜的:
对终身伴侣的要求,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。
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、天性的温厚、开阔的胸襟。
有了这三样,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;而且有了这三样,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。
最好双方尽量自然,不要做作,个人拿出真面目来,优缺点以期让对方看到。暴露自己的缺点总是越早越好,越晚越糟!为了求恋爱成功而尽量隐藏自己的缺点的人其实是愚蠢的。当然,在恋爱中不知不觉表现出自己的光明面、不知不觉隐藏自己的缺点,不在此例。因为这是人的本能,而且也证明爱情能促使我们进步,往善于美的方向发展。
12.关于为什么要写家书,傅雷这样说:
长篇累牍的写信是有好几种作用的:
第一,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,讨论音乐的对手;
第二,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,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,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;
第三,借通信训练你的——不但是文笔,而尤其是你的思想;
第四,我想时时刻刻,随处给你做个警种,做面“忠实的镜子”,不论在做人方面,在生活细节方面,在艺术修养方面,在演奏姿态方面。
《傅雷家书》对青年人所起的作用,远远不止上面四条。
它是“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、呕心沥血的教子篇”,它是“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”,它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,任何时候捧起它,都会感觉沉甸甸的、暖融融的。
也许,读了这些傅雷语录,你也会把《傅雷家书》摆在床头,在临睡前听听父亲在耳边叮嘱呢。即使现在没有时间读,等做了父亲母亲,你一定会再次想起这部书的。
-
- 女足队长王珊珊:12岁踢球,23岁国家队首秀,32岁带领女足回巅峰
-
2025-02-14 15:50:33
-
- 安徽合肥“蜀山区”概况
-
2025-02-14 15:48:17
-
- 华强北流浪汉陈金陵,靠山寨机发家,破产后妻子和司机携巨款跑路
-
2025-02-13 23:37:33
-
- 刘德华多少岁了?什么时候结的婚?
-
2025-02-13 23:35:17
-
- Simplr在校大学生交友APP分析评测
-
2025-02-13 23:33:02
-
- 中央戏剧学院30大绝美女神,唐嫣汤唯佟丽娅,谁才是第一校花?
-
2025-02-13 23:30:46
-
- 珍藏20部关于狗狗的电影,绝对有你没看过的!
-
2025-02-13 23:28:30
-
- 43岁车晓近照罕曝光,鼻孔朝天被指似猪鼻,曾被成龙做媒嫁给首富
-
2025-02-13 23:26:14
-
- 演过穆念慈的11位女星,谁的美貌百里挑一,谁拖了全剧颜值后腿?
-
2025-02-13 23:23:58
-
- “北漂少女”袁泉,和最年轻影帝谈的两次恋爱,分手只为更好爱你
-
2025-02-13 23:21:41
-
-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么样的?
-
2025-02-13 23:19:25
-
- 农村常说的“抓鸡虎”到底是什么?没断奶就敢咬鸡,还不能打?
-
2025-02-13 23:17:08
-
- 曾国藩16字家训、39条语录、10大座右铭
-
2025-02-13 07:41:48
-
- 《加勒比海盗》演员今非昔比(2003-2023),杰克船长发福严重!
-
2025-02-13 07:39:32
-
- 英达:三婚娶小8岁梁欢,今小儿子英如镝为国争光,他是我的骄傲
-
2025-02-13 07:37:16
-
- 沈傲君与聂远分手16年,一个嫁乾隆后裔被宠成宝,一个二婚娶粉丝
-
2025-02-13 07:35:00
-
- 圣女贞德:美貌绝伦,率军抗击侵略者,落入敌手惨遭凌辱受刑而亡
-
2025-02-13 07:32:44
-
- 巾帼女将陈少敏能文能武、刚正不阿、仗义执言的传奇人生
-
2025-02-13 07:30:28
-
- 港圈“一眼万年”的短发美女,只服这12位,惊艳洋气,又美又酷帅
-
2025-02-13 07:28:12
-
- 98年白宝山被判死刑,情人谢宗芬被判12年,48岁出狱执意再赴新疆
-
2025-02-13 07:25:56